最新消息 News

打開
關閉
  • LINE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20160728公聽會-建議新聞稿

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新聞稿

    針對近日來社會關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之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相關之議題,本會建議政府部門應善盡監督之責並實施以下之積極作為:


1. ADHD治療的想法可以多元,但是介入方式必須講求嚴謹實證醫學科學證據。所有正在發展的治療方式,都必須符合嚴謹的研究設計及我國現行的法律規範,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嚴格審核,受到政府相關單位的密切監督。

2. 只要號稱是能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相關議題也應同樣對待)的所有介入方式,無論是西藥、中藥、行為治療、職能治療、「保健食品」、花精皂、「人造磁鐵」、「自然療法」、「營養處方」…,都必須符合:「具有充分研究證據支持療效」這樣的基本原則,接受衛生福利部的監督,不能逃避監督,這樣才能真正保障孩童的健康與安全!

3. 在臺灣,目前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相關專業人力(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等)資源仍相當缺乏,城鄉差距仍然頗大,以致許多兒童青少年的精神醫療需求(當然包括ADHD)無法滿足。究因包括:健保結構/給付制度不夠合理、整體醫療規畫不足等問題。故合理調整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相關健保給付,並更進一步完善規劃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合理人力配置與專業人員之培育,是刻不容緩的要務。

4. 在校園與教育場所中,有心理衛生需求或是有嚴重行為情緒問題的學生,在校園常無法得到友善、妥善、合理的對待,究因包括:社會文化對於心理問題的負面標記、教師教學不良、心理輔導相關之執行人力與經費資源不足。故積極提升師生心理健康人權之正確認知與辨識能力、落實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充實校園心理輔導人力與增加相關教育經費,是迫切需要的。

5. 挹注足夠預算,加強對弱勢家庭的支持作為,包括提升親職功能以及家族治療等,以便對於ADHD提供完整的有效醫療模式。

6.  對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孩童青少年情緒行為問題,除臨床醫療、校園教育、家庭等需實際整合評估介入外,其背後的成因機轉、危險因子、多元介入成效、病程預後等問題仍有待大量之研究支持。故建議行政部門能仿效鄰近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南韓等)挹注特別經費,成立自閉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研究中心,以建立本土化之基礎研究、轉譯研究、臨床研究與服務之整合模式。

                         

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        
                                                                                     
檔案下載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