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News

打開
關閉
  • LINE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新聞稿20160603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新聞稿

 

  2016年5月28到29日本學會舉行第十八屆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本次大會主題為『提供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跨越生命期程的臨床服務』,根據會議內容本學會做以下之呼籲:

  1.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雖然是兒童期極為常見的精神疾病,其核心症狀為在多重情境下呈現注意力不足、過動以及衝動,但根據英國的成人ADHD醫師Philip Asherson教授在本次大會上指出,ADHD不只是出現在兒童期,其症狀及功能障礙會持續到成人期。包括工作表現、家庭生活、人際關係、物質使用、意外、違規範法等等,因此,ADHD是一個跨越生命期程 (across life span)的疾病,需要持續接受臨床醫療照顧與家庭社會的支持協助。
  2. 本屆學術研討會中,許多本土的研究結果也顯示ADHD是腦神經功能障礙所導致的疾病,包括神經心理學、大腦神經聯結、以及基因變異等障礙,因此ADHD的疾病概念經過數十年來不同研究的反覆驗證,在醫學界已被確認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疾病,其豐富而且大量的研究證據是無法任意加以否認的事實。
  3. ADHD的治療包含藥物治療、親職諮商訓練、學校資源教育及社交技巧訓練等各種模式,這些治療模式的效果都有嚴謹而完整的科學研究加以證實,而其中的藥物治療是絕對不能忽略的治療選項,例如國內與國際的研究均顯示,藥物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改善兒童期與成人期ADHD的核心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減少多方面生活功能障礙(包括家庭功能),並且對神經心理功能、大腦功能性神經聯結等方面也都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4. 長期追蹤的研究也顯示,ADHD的藥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各種危害健康的相關風險,如頭部創傷意外傷害自殺犯罪率、以及物質使用等等,而國內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研究也顯示,ADHD的藥物使用並不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
  5. 坊間目前存在許多未經客觀驗證的方法,聲稱可以治療ADHD,污名化ADHD的實證醫療,吸引許多個案及家屬先行嘗試這些方法,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在本屆學術研討會中,也有家長與個案現身說法,他們過去因受不當網路資訊宣傳影響,曾接受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療法,不但ADHD症狀持續惡化,造成家庭經濟與心理的沉重負擔,和多方面的障礙加重,只好接受專業精神醫療,病患的症狀與功能才終於獲得有效的改善。因此本學會在此鄭重呼籲,任何對於ADHD的治療模式都應該接受客觀的檢驗,未經科學研究反覆驗證的治療不宜宣傳,以免誤導大眾,對潛在ADHD個案延誤診療。
  6. 我們發現,即使有許多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辛苦地進行校園衛教,在媒體上持續發表有關ADHD相關知識,把握每個機會深根社區,以期建立支持ADHD病患的社會網絡與治療模式,但現實狀況仍然令人極為擔憂,ADHD在台灣被診斷率未達兩成。就公共衛生的角度上來說,建議政府相關單位,宜更積極地進行ADHD專業診斷與臨床治療的全面性推廣。
  7. 由以上之說明,希望能讓大家了解,目前絕大多數的醫學證據顯示,ADHD的專業診斷與臨床治療具備明確的客觀有效性。未來本學會將以嚴謹的態度,來看待並理解多元文化上對類似歧見的爭議,並持續提供給社會大眾經得起考驗的臨床醫學資料,做為診斷與治療上的專業建議。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理事長   

                                                        

 

 

 

檔案下載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