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教專欄 Column

打開
關閉
  • LINE
  • facebook
  • Plurk
  • Twitter

兒童青少年年長新冠的表現及應對

兒童青少年年長新冠的表現及應對

 

⼼心⽲禾診所   吳思穎醫師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在全球蔓延已逾⼆二年年,在疫苗、檢疫隔離及全⺠民⾃自我防護的策略略下,台 灣不簡單地度過幾波疫情起伏。隨著病毒株變異異,感染重症率降低,但傳播率仍⾼高,如同國際趨 勢,我們的社會也在與病毒共存,同時⽣生活正常化的⽅方向中適應。SARS-CoV-2      病毒感染除了了造成 急性期症狀狀,在之後數週⾄至數⽉月,⼀一部分患者出現各種情緒、神經學、腸胃、⼼心⾎血管功能、呼吸道 症狀狀,無法歸因於其他疾病,統稱為長新冠 ( Long COVID )。

近期的統合分析論⽂文  1,調查全球COVID-19的病程,發現感染後的第30  、60  、90天,分別有

63.2%、71.9%、45.9%的患者有⾄至少⼀一項以上的症狀狀存在。最常⾒見見的是疲倦和呼吸困難(35-

60%),其他常⾒見見症狀狀如咳嗽(20-25%)、嗅覺喪失(10-20%)、關節疼痛(15-20%)等。這 類研究由於對長新冠的定義不⼀一、研究對象不同、追蹤時程不同,統計數字上常有不⼩小的差異異。

I. 長新冠的定義

英國國家健康與照顧卓越研究院COVID19指引(NICE COVID-19 rapid guideline) 2 定義

• COVID-19 急性期:有症狀狀出現的前4週

•   COVID-19  持續症狀狀期:症狀狀持續⾃自4⾄至12週

•     COVID-19   後期:症狀狀進⾏行行超過12週以上,無法以其他診斷作解釋。通常以⼀一群症狀狀來來表現,病程 可能隨時間起起伏伏,可能影響⾝身體各個⽣生理理系統。

長新冠,在定義上包括持續症狀狀期  (4-12週)及  COVID後期(12週之後)。

 

II.  兒童青少年年族群的長新冠表現

 

在2022年年6⽉月Nature期刊發表的這篇⽂文章 3,針對兒童青少年年的長新冠相關研究進⾏行行回顧及統合 分析。在納入的21篇研究中,共包含 80071位兒童青少年年。這些研究中有4篇以住院患者為研究對 象,其餘則包含各種嚴重度的患者。在收錄的兒少族群中,符合NICE COVID-19指引定義的長新 冠,其盛⾏行行率為25.24%。最常⾒見見的症狀狀和比例例如下:

 

長新冠症狀狀表現

盛⾏行行率

情緒症狀狀   (悲傷、壓⼒力力、憤怒、憂鬱、焦慮)

16.50%

疲倦

9.66%

睡眠問題  (失眠、嗜睡、睡眠品質不良)

8.42%

呼吸道症狀狀

7.62%

有痰、⿐鼻塞

7.53%

認知症狀狀  (較難專⼼心、學習困難、記憶缺損)

6.27%

食慾下降

6.07%

不耐運動

5.73%

嗅覺改變

5.6%

 

 

 

圖表呈現兒童青少年年的長新冠症狀狀 種類及盛⾏行行率。

 

在SARS-CoV-2感染後,25.4% 的兒少有⾄至少⼀一種以上的長新冠 症狀狀。

 

神經精神症狀狀: 情緒、疲倦、睡眠問題、頭痛、認 知、頭暈暈、神經學異異常   (針刺刺感、 顫抖、⿇麻⽊木感)、平衡問題

 

腸胃症狀狀: 腹痛、便便秘、腸瀉、噁⼼心嘔吐

 

⼼心肺症狀狀: 呼吸道症狀狀、痰/⿐鼻塞、姿勢性低⾎血 壓、運動不耐、胸痛、咳嗽、喉嚨 痛、⼼心律律變異異、⼼心悸

 

⽪皮膚症狀狀; 多汗、⽪皮膚乾燥起疹、掉髮

 

其他: 食慾下降、嗅覺改變、體重變化、 肌⾁肉關節痛、味覺改變、耳鳴/耳痛

/眩暈暈、睫膜炎/乾眼/視⼒力力變化、淋淋 巴結腫⼤大等

 

圖⽚取⾃ Long-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Sandra Lopez-Leon et al.

 

 

 

關於長新冠症狀狀的盛⾏行行率研究,有許多分析的難題,包括:探討的症狀狀不⼀一致、對照組個案條件 不同、研究是否能對年年紀/ 性別/ 族裔/ 社經環境 / 其他⽣生理理⼼心理理共病做校正。因此各個症狀狀的盛⾏行行率 或相對風險,在不同研究間也不盡相同,甚⾄至差異異不⼩小。此篇統合分析收錄的研究以:個案數⼤大於 30名 、確認有COVID-19 (經PCR、抗體測試確認)、符合NICE COVID-19長新冠定義、排除原有慢 性疾病、排除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個案,做為對象。另外有些只有在部分研究中被提及的 症狀狀,包括:久站不耐、⼿手腳冰冷、⼿手指腳趾抽搐、昏厥、幻覺等,其盛⾏行行率則無法在統合分析中 納入推估。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二篇收錄研究調查長新冠的病程持續時間。丹丹麥研究   4   提出⾄至少   54-75%的 兒童青少年年的長新冠症狀狀在 1-5個⽉月內緩解。另⼀一英國研究 5 則指出,在COVID-19感染後四週有 4.4%兒童仍有症狀狀,但是僅1.8%兒童有症狀狀持續達八週以上。也就是說,依⽬目前觀察,長新冠在兒 童青少年年⾝身上仍是以逐漸恢復為趨勢。

 

III.  兒童青少年年長新冠的可能成因

 

COVID-19⼤大流⾏行行造成全球社會極⼤大的衝擊     3:社交隔絕、貧窮、基本⽣生理理需求保障的不穩定性、 失去家⼈人、學習中斷、壓⼒力力增加,這些都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在病毒本⾝身對⾝身體造成的病理理之 外,經由疫情所帶來來的社會環境變化及壓⼒力力,對成長發展中的兒童青少年年,可能交織影響個體的⽣生 理理⼼心理理反應及⽇日常⽣生活功能   5

 

作者 3 提出觀點:在許多研究中普遍出現的長新冠症狀狀(情緒、疲倦、睡眠問題、專注⼒力力不⾜足、 不耐運動、體溫失調、⼼心率功能變異異、便便秘腹瀉等),在⾃自律律神經失調狀狀況中是常⾒見見表現。但⾃自律律 神經失調的表現,是由SARS-CoV-2病毒感染所引起,或是由後續免疫反應所促發,仍未明朗。

 

在另⼀一篇⽂文獻回顧中也提出可能機制 7:SARS-CoV-2 病毒藉由細胞上的 ACE 2接受器進入⾝身體 各部位的細胞,包含肺、⼼心臟、⼝口⿐鼻黏膜、腸胃道、肝胰、腎臟、⾎血管內⽪皮細胞等等,造成急性傷 害。也可能由於慢性組織損傷、殘留留病毒抗原、失調的免疫反應(包括後續⾃自體免疫反應)導致的 慢性發炎,呈現為長新冠的多種⽣生理理系統症狀狀。

 

 

 

圖⽚取⾃ Review Long 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Valentina Fainardi et al.

 

IV. ⾯面對長新冠的風險

 

長新冠在染疫的兒童青少年年族群,是確實存在的可能性。這兩兩年年疫情帶來來⽣生活上的變化 和長時間的不確定感,對任何⼈人來來說都相當不容易易。染疫的後續影響,可能讓家長有憂⼼心、 不知如何應對的感受。醫療學術界對於長新冠的⽣生理理⼼心理理機制及治療⽅方向都在積極研究中。 就⽬目前已知的資訊,我們⾯面對孩⼦子可能產⽣生長新冠的風險,可以試著了了解:

 

1.  建議施打疫苗,有效降低再度染疫風險。 疫苗對於長新冠症狀狀和患者體內抗體效價變化的影響有個體差異異性 7,是否可減少長新冠症 狀狀尚未有定論,值得追蹤後續研究結果。

2. 了了解長新冠的病程多樣性,症狀狀可能持續四週以上,或在急性期過後再度出現,可能出現 不同症狀狀。

3. 女性、較⼤大年年紀的兒童(6歲以上)、肥胖、嚴重的感染急性期、過敏性疾病、慢性病,

可能為長新冠風險因⼦子 3,8

 

若若有長新冠症狀狀出現,可參參考三階段處理理原則 8

1.  篩檢:建議由兒科或家醫科醫師初步評估整體⽣生理理狀狀況。

2.         評估:依需求安排進⼀一步檢查(例例如:⾎血液、胸部X光、神經⼼心理理測驗、焦慮憂鬱相關 量量表)。

3.   定期追蹤:追蹤恢復狀狀況,或轉介相關治療/ 復健/ ⾃自我照護策略略。

 

⽬目前對於兒少長新冠症狀狀的治療處置尚未有明確醫療⽅方⾯面的指引,藥物的療效也在研究 中。美國疾管中⼼心建議      9,若若是兒童青少年年出現⾝身體不適、慢性疲倦、注意⼒力力不⾜足等症狀狀, 並影響到⽇日常⽣生活或學習適應,可以這麼做:

1.   和您的兒科或家醫科醫師討論孩⼦子的狀狀況。

2. 和學校相關⼈人員溝通孩⼦子的需求,並討論適當的調適策略略,例例如:安排上學期間適當的 休息時段、有彈性的課程安排、彈性的考試安排。學校的⾏行行政⼈人員、老師、護理理師可在 對孩⼦子狀狀況有所了了解下成為可⽀支持適應的團隊。

3.   在校外的⽣生活安排,也可應⽤用前述的彈性原則,包括在:⽇日托中⼼心、安親班、家教、運 動課程等。

4.  保持對於壓⼒力力的調適,對於家長和孩⼦子都適⽤用:

- 放慢步調,想想活動如何安排,可減少⾃自⼰己和孩⼦子過於緊繃和疲倦的狀狀況。

-  將複雜的⼯工作或活動分攤為⼩小份量量的區塊

-     在區塊之間可以有休息的時間,從⼯工作、學習、3C使⽤用、社群軟體中,停下來來放鬆。

-     照顧您的⾝身體:深呼吸、伸展肢體、正念念練習;營養均衡的飲食;運動;充⾜足睡眠。

- 安排時間讓⾃自⼰己⾝身⼼心舒展:從事愉悅的活動。

- 保持與家⼈人朋友情感上的連結。

 

在帶著不確定性的⽣生活中,我們都感受到緊繃也難免憂⼼心,但同時,我們也期待在與病毒

有關的風險之外,能維持⾃自⼰己和所愛之⼈人的⾝身⼼心穩定,共同將⽣生活過好。適當的知識幫助我 們了了解如何去⾯面對新冠和長新冠的可能性,以及當下如何照顧⽀支持⾃自⼰己。站穩了了,我們可以 扶持孩⼦子、家⼈人也站得穩⼀一點。

 

 

 

參參考⽂文獻

  1. Prevalence of post-COVID-19 symptoms in hospitalized and non-hospitalized COVID-19 surviv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ésar Fernández-de-Las-Peñas et al Eur J Intern med. 2021 Oct;92:55-70.

https://doi.org/10.1016/j.ejim.2021.06.009

 

  1. COVID-19 rapid guideline: managing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COVID-19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 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 (SIGN) and Royal College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RCGP)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188/resources/covid19-rapid-guideline-managing-the- longterm-effects-of-covid19-pdf-51035515742

 

  1. Long-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Sandra Lopez-Leon et al.

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12, Article number: 9950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2-13495-5

 

  1. Long COVID symptoms and duration in SARS-CoV-2 positive children—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Borch, L.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181, 1597–1607 (2022) https://doi.org/10.1007/s00431-021-04345-z

 

  1. Illness duration and symptom profile in symptomatic UK school-aged children tested for SARS- CoV-2.

Molteni, E. et al.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5, 708–718.

https://doi.org/10.1016/S2352-4642(21)00198-X (2021).

 

  1.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mpact of COVID-19 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e Collaborative Outcomes study on Health and Functioning during infection times—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H-FIT-C&A).

Solmi, M. et al.

J. Affect. Disord. 299, 367–376. https://doi.org/10.1016/j.jad.2021.09.090 (2022).

 

  1. Are vaccines a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long covid? Manoj Sivan et al.

 

BMJ 2022;377:o988

https://doi.org/10.1136/bmj.o988

 

  1. Review Long COVI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Valentina Fainardi et al.

Life 2022, 12, 285.

https://doi.org/10.3390/life12020285

 

  1. Caring for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care-post-covid.html
View All